INDEX 河大共青团 INDEX 校训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 出彩青年 Content
出彩青年
请输入搜索信息:

何俊澈:党史学习让我的青春多姿多彩

时间:2022-04-01  作者:车国慧 吴继萍  阅览次数:421次  责任编辑:刘艺

何俊澈,中共党员,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9级本科生,我校第十二期青马班学员。大一、大二学年综合成绩均位列专业第一。

现任我校新媒体中心主任、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2019级年级团支部书记。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荣誉奖励8项。2021年3月,何俊澈作为河南省高校学生代表参加由教育部和央视联合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并获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表彰。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行政管理专业的何俊澈发青年之光,散青春之热,传青年之音,展河大学子之风采。



深忆百年党史之程,荣踏今朝奋斗之路

“每一寸山河都值得探索,每一页历史都值得品味。”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何俊澈清楚地知道只有深刻了解历史,才能看清未来之路。

在日常生活中,何俊澈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在学习强国上进行学习打卡,还极摄取时政知识,深刻了解党政方针和国内外形势,增强自身党史积淀。

在阅读党史书籍的过程中,仿佛穿越了血与火的历史烟云,感受了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重温了那段不屈岁月里中国共产党苦难与辉煌的奋斗历程,何俊澈深刻体会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厚重感,他认为要把从非凡党史中汲取来的精神力量转化为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点滴小事,转化为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这也是他更好地出发的动力之源。


2021年3月,他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因此有了更丰厚的知识储备。何俊澈表示,在备赛时,他结交到了对中国共产党同怀赤诚之心的小伙伴们,虽然比赛时间紧,任务重,但他们相互鼓励,共同克服困难,彼此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早在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何俊澈便主动报名参加社区志愿者的工作,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展现出了愿以己身奉献山海的态度。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何俊澈自觉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铭记党史,无惧历练、迎难而上、勇于奋斗。


挖深科研之井,推开学术之门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

“热爱可抵岁月长”,不要让科研活动过度带上功利性色彩,不要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不要把获奖作为唯一目的……何俊澈认为科研是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付出心血、培养兴趣并探索自己的初心与方向的过程。



“调查研究离不开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阅读书籍一直以来是何俊澈的爱好之一,因此他在学院发起了“政青春”系列读书会活动。至今读书会已完成10余场读书汇报,形成近10万字读书笔记。有了理论知识的储备,他认为有需要从书斋走向田野,感受泥土的温度。

何俊澈连续两年入选我校科研项目育人计划,秉持“将汗水挥洒在中国乡土里,将论文撰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精神,在寒暑假期间深入乡村,围绕着农村传统文化、文化组织等进行专题调研,在田野调查中不断推进科研进程,累计开展田野调查天数超过30天,收获一手访谈资料达到了10万字,相关成果经过总结得到完善,曾多次在“挑战杯”、“互联网+”等省级比赛中获得荣誉。团队调研事迹曾被中国网、中青网、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等多家媒体集体转载报道。

“在做科研的过程中,不能因为什么问题有趣就去研究什么,随手抓来一个觉得有意思的社会问题做研究,这必然不会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做好。”谈及对科研的态度时,他表示,搞科研要有针对性,关注一个主题,并力图从不同的视角认真挖掘,不能浅尝辄止,要关注它的深度,而不能只在乎宽度。

科研比赛就像是一个“试验田”,让我们有机会去撒下学术的种子,并且有机会检验其是否会开花结果;它更是一个“练兵场”,可以让我们切实地检验自己的学习所知所获所得。另外,从大学四年的整体实践来看,科研比赛还像是一个“坐标轴”,为我们定点定位,记录我们的成长。

“相信再经历十年岁月的沉淀和积累,我们最在意的不是一纸奖状,而是通过参与比赛,我研究了一个新的问题,学到了新的研究方法,甚至推开了一扇新的学科大门,探索了新的交叉学科融合之路。我想这才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在大学期间,何俊澈跟随科研育人导师刘辉教授去关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以传统文化为抓手,积极地去探索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新型供给方式,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他的青春力量。


坚定自身方向,体会多彩青春


“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地走下去。”

作为年级团支书、我校第十二期青马班学习委员,何俊澈对如何讲好党的故事也有着自己的思考,他曾积极组织党史相关书籍的阅读分享会,与支部党员们一同录制微党课视频,宣讲党的最新理论。未来,他还会继续并坚持去探索出一条“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更佳路径。



“我想要用镜头来记录校园美好时光,见证学校发展。”在这种热爱的支撑下,他在新媒体平台运营工作中发光发热,不断创造出更好的作品。他致力于增强我校新媒体的活力与创造力,积极与共青团中央B站运营、省内外各大高校进行策划对接。参与共青团中央B站河南大学板块视频策划及拍摄,单个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30万并登上B站热搜,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何俊澈充分调动部门成员积极性,各视频平台月均播放量稳定在近200万、转评赞数量在4万左右。至今,何俊澈独立制作的10余个短视频在我校各官方平台点赞数量已超过2.7万个,浏览量超80万次;拍摄照片多次被河南省教育厅的微信公众号选用,用实际行动讲好河大校园故事,传播河大声音。


廿载光阴弹指过,砥砺前行心更

“为什么要入党,在递交入党申请书之前,我也一直在问我自己。”




“我的母亲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个中共党员……”何俊澈细细向我们道来他的入党初心,一条淳朴的入党之路在我们面前缓缓铺开。何俊澈的母亲是他接触到的第一个共产党员,也是全国9000多万共产党员的缩影。

作为中共党员的母亲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勤勤恳恳、无私奉献,这样的行为早就在何俊澈的心里埋下了种子,为他萌发入党的想法提供了指引。

母亲在基层挥洒汗水的身影更是对他春风化雨般的教育。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何俊澈眼中中共党员的模样,也为他的入党之路铺下第一块奠基石。三年的大学生涯,他始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直至成为一名中共党员。



“大学生活是五颜六色的,而不是单调乏味的。”

正如何俊澈的所言所行,我们要勇敢走出舒适区,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人格,学会向事实发问,形成自己的思考体系,不随波逐流。青年如你,亦如我们,既要有乘长风破万里浪的闯劲,也要有我自岿然不动的定力,回望初心,脚踏实地,绽放自己的青春风采。



上一条:姜帅佳:当青春邂逅国粹,唱响戏曲人生
下一条:聂雪松:少年自强灿烂,山无遮,海无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