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河大共青团 INDEX 校训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 青春战“疫”,河大青年在行动 Content
青春战“疫”,河大青年在行动

抗疫微距 | 崔希尧:执笔执镜传递一线温度

时间:2022-03-04  作者:许译夫 麦浪婷 陈静  阅览次数:267次  责任编辑:景梦佳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掷地有声的勉语,穿越近百年的时空,回荡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研究生崔希尧的心间。这个寒假,她执笔为器,踏上了在人民日报社实习、前往郑州市金水区隔离点采访拍摄的征程。通过新闻报道传递疫情中人民的积极力量,让爱意发光,令情谊隽永。

以理性、坚强的姿态挺身而出

“我希望自己也能够到一线岗位进行学习和锻炼,将老师所传授给我们的理论化为实践的动力。”

“当时我跟随台里一起运输物资,参与了线上志愿服务活动。” 早在去年郑州7.20事件时,崔希尧就以河南广播电视台实习记者的身份投身于抗洪抗疫的队伍。这一次,她奔赴郑州市金水区隔离点,执笔执镜,记录了种种抗疫前线的动人故事。

      作为广电专业的学子,崔希尧在课上经常能听到老师们讲述行业内的事迹和在媒体工作的经历。长时间专业氛围的熏陶让她不由自主地对报道前线的真实情况产生了向往。寒假时,河南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前线急需人手,她认为自己有责任以理性、坚强的姿态挺身而出。在这样向往与责任之心的推动下,崔希尧选择了到人民日报河南分社实习,并跟随报社老师前往郑州市金水区隔离点进行采访和拍摄。

疫情防控前线情况复杂而危险,为遵守疫情防控纪律,崔希尧选择了对隔离点的医疗组组长与后勤组组长进行专访,通过她们的讲述来了解隔离点的具体情况,以采访的形式传递医护工作者的大爱无疆与坚强力量。

向大众传递令人动容的故事

“我想这就是疫情下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谊。从小朋友和工作人员的相处中,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这一份温暖和爱意。”

医护人员有序地忙碌在他们的岗位,为我们铸就着无形的防疫保护网,走廊里人们细碎的谈论声、蓝色口罩与防护帽之间人们紧张的眼神、醒目的“隔离人员禁止入内”的标识……崔希尧拍摄下的照片与视频无一不让她感受到隔离点的繁忙与医护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但更多的时候,生命坚强而韧如蚕丝。在疫情面前,总有暖人的关怀牵动你我,总有朴实的感动直击人心。通过对组长们的专访,她也看到了更多令人动容的人物与故事。“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那些孩子们吧。听工作人员说,在这里隔离的有几个月大的宝宝、有七八岁就自己在这里隔离的孩子、有备战高考的学生。” 崔希尧谈道。相比于经验丰富的大人,孩子们大多未经世事,本该属于他们的少年时代被疫情挤压,“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关怀。”

被隔离的孩子们心向阳光的态度深深打动了她,“虽然他们还没有真正接触这个社会,但是已经在努力地面对疫情带来的变化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隔离点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去和小朋友们聊天,给他们讲有趣的故事来安抚他们的情绪。她们也会记住小朋友们的生日,准备可口的蛋糕。对于备战高考的学生,工作人员会穿上防护服进入房间与他们聊天,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有的小朋友在结束隔离后回到家,仍然会给工作人员们发微信、打电话,表达对她们的思念之情,把她们当作自己的“大姐姐”。

除此之外,崔希尧了解到,工作人员对其他隔离者也付出了许多——在办公区有一张长长的桌子,上面放着一摞又一摞满满当当的档案袋,里面装存着隔离人员的基本资料或病史情况等。在对待老幼、孕妇等特殊隔离患者时,工作人员会认真记下他们的需求。有两位患有肾炎的隔离者,因为不能吃正常的食用盐,工作人员不辞辛苦,每日三餐都会给他们单独做配餐;还有几个月大只能吃辅食的小宝宝,工作人员也会为宝宝们做上爱心鸡蛋羹。

疫情之下,工作人员与隔离者之间的守望相助,让崔希尧深受触动。她深刻体会到这些人们虽平凡而普通,身上却有面对挫折锲而不舍的坚毅,有面对挑战迎难而上的勇气,有面对艰险百折不挠的顽强,更有大爱无疆的切实行动。只有走进他们的生活与心灵,才能发掘出这些平凡人物的不平凡故事。

前线经历更加坚定了她的决心——要让隔离者们乐观的精神和工作人员们无私的爱成为不灭的印记,要向大众传递这些令人动容的故事。

大家都是在认真的生活着

他们为了热气腾腾的生活,满怀希望地努力着。

有前辈曾感慨道:离泥土越近,越有生命力。“大家都是在认真地生活着”,这是崔希尧在实习后期的深刻感悟。由于前线情况日渐复杂,她的工作转到了线上,负责视频后期的剪辑和新闻稿件的播发。在做确诊患者轨迹公布视频时,她发现禹州新增确诊病例中有一位15岁的女孩。看着那些“正常学习生活”“在校无外出”“自己坐学校班车回家”的字眼,她的内心感慨万千。“我的脑子里会浮现出那个小女孩没有让爸妈接送、自己背着小书包坐车回家的画面。我们的视频中共有11个确诊病例,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11个人站在我的面前,为了自己深爱的人在不停地奔波和忙碌……”

崔希尧认为,现在的她作为学生,能为抗疫和社会做的事情很少也很小。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走在路上紧跟时代、走在一线心系群众、走在现场聚焦事件、用心用情用力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好文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崔希尧也更加坚定自己的内心,她希望自己以后能走上相关的工作岗位,为群众做更多的实事。

那就在风雨中坚如磐石

心怀家国,肩扛责任。前线风雨中的人们顽强地付出自我,让生命浸染上伟大民族精神的底色。

“如果说媒体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纽带,那么成千上万个在一线奋斗的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就是群众和疫情防控之间最直接的桥梁,他们倾听群众的声音、感知群众的需求,把人民群众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舍小家而顾大家。”对于工作人员们,她满怀敬意。这些隔离点的工作人员为了家人的安全,从这次疫情开始,已经两个月没有回过家。“正是因为有他们在前方,我们才更有信心和力量去克服磨难,去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崔希尧的一字一句中皆表露出疫情防控人员的温暖与伟大。

谈及对我校学子的感受时,崔希尧认真地说道:“作为河南大学学子,我们要发扬‘铁塔牌’精神,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在风雨中坚如磐石,肩负属于我们的责任,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中华民族美好的明天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凛冬散尽之时,便有皓月长明。我们必将在抗疫烈火的洗礼中成长,让生命焕发更为绚丽的光芒。崔希尧分享的实习经历和寄语启迪着吾辈青年,应勇担重任、体悟人情、脚踏实地、奋发有为、聚涓滴之力、护人民安康、山河无恙!我们在充满爱意的社会中生活,日子永远热气腾腾。



上一条:抗疫微距 | 梁超凡:深耕本业,终会破茧成蝶
下一条:青春担当,“ 疫 ” 无反顾 | 请党放心,防疫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