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学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响应团中央、团省委、校团委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为了使同学们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验社情,积累对社会的认识和增进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7月16日至23日,由环境与规划学院本硕博学生组成的河南大学“维护森林生态,助力美丽中国”美丽中国社会实践调研团赴鸡公山进行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在调研活动开始之前,调研团队于15日下午组织召开了调研活动研讨会,事先明确了此次活动的调研目的、调研内容以及注意事项,并制定了一系列详细的计划。16日,调研团奔赴调研地点信阳鸡公山,调研活动就此拉开帷幕。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破云霄,美丽中国社会实践调研团迎着朝阳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7月17日至7月18日,调研团成员分为信阳市浉河区李家寨、柳林乡二个小组,以镇上的常住居民及其景区内的游客为主要调查对象,在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开始进行个体访谈及焦点团体访谈的工作。烈日炎炎,丝毫抵挡不了成员们的热情,两组调研小组开始了他们艰巨的任务。起初,由于居民的戒备心理,我们的问卷调查陷入了困难的境地,这使得小组成员有些气馁,逐渐感受到了问卷调查的不易。但成员们并没有放弃,经过成员之间的交流反思、经验借鉴,随后开展的工作逐渐变得顺利起来。调研期间,部分居民对我们的调研展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向我们咨询了一些生态环保专业方面的知识。有位近七旬的爷爷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还指出了我们问卷调查问题设计的不足之处,成员听闻后及时进行了修正,爷爷还提出了个人对当地环保及政府的看法,更贴近现实的讲述了附近环保的一些事实,缩小了问卷结果与现实问题的差距。经过两天的共同努力,美丽中国社会实践调研团完成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工作暂告一段落。

7月19日至7月21日,调研团主要在波尔登森林公园开展样地的生态环保宣传及实验样品收集工作。恶劣的环境丝毫没有阻挡成员们前进的动力,全体成员小心的穿过丛林树木,忍着蚊虫的叮咬,天气的炎热,细心的听着带队老师生动的讲解,讲解或细致,或高深,使得同行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感受良多,深深受益。期间不少游客看到我们也会询问我们所做的工作,在与游客交谈的过程中,我们也及时向他们传授生态保护的理念。成员们沉浸在其中,没有劳累的抱怨,没有炎热的躁动,有的只是对这份经历的认可与尊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能为美丽中国建设出一份力,再累再热也掩盖不了内心的激动与满足。

本次实践活动以“维护森林生态,助力美丽中国”为主题,围绕保护生态环境的中心,是环境与规划学院学生走近农村、服务农村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院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调研活动提高了环境与规划学院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们将理论知识进行转化,并为学院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鸡公山地区美丽中国建设起到了重要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学们在此次实践活动中积极发挥专业知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虽有蜿蜒曲折的山路,但脚下行走的步伐没有停歇,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寻找绿色之匙,推动森林生态建设之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道路上,我们牢记信念,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