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河大共青团 INDEX 校训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 实践育人 Content
实践育人

我校青年媒体中心暑期“三下乡”活动结束

时间:2018-07-22  作者:张海晶 卢浩 赵晓慧 图片来源:柯灿灿  阅览次数:120次  责任编辑:李平

盛夏童真梦,青春志愿行。7月22日上午,我校青年媒体中心“志于支教,情系儿童”爱心兰考支教团支教活动汇报演出在开封市兰考县谷营镇第一初中如期举行,谷营镇中心校领导黄国安、王云鹤出席本次汇演仪式。在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中,志愿者们积极融入谷营、融入一中、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与学习,为支教生活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79F82


破冰之旅——班级关系改善


十二、三岁恰是步入青春期的年龄,孩子们虽懵懂无知却已然筑起了心墙。初见,相约在谷营一中的国旗台前,开班仪式举行之时。望着孩子们好奇却又拘谨的眼神,志愿者们决定举行一次破冰仪式。

开班仪式结束前,在场师生同志愿者们在国旗台前合影。之后,志愿者们带领同学们进入教室,开展班级见面活动。教室里,志愿者和孩子们依次上台进行自我介绍,并将自己的姓名写在黑板上,几十颗青春的心由此相聚在一起。

“小学的时候,我的同桌基本都是男生,男女生关系都很好,经常在一起玩耍,”八年级班的熊雪莹有些疑惑,“但是在这里,连男女生成为同桌都会被同学们抵制,感觉很奇怪。”志愿者们发现,孩子们因为青春期生理变化导致他们对异性同学之间的相处比较敏感,进而逃避异性间的接触。对此,八年级班支教老师柯灿灿在生物课上给同学们讲述了青春期男女生的差异,帮助女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并鼓励男女同学正常交往、互帮互助。

支教活动进行一周时,志愿者们商议开展一次趣味运动会,彻底打破男女同学间僵硬的关系。钻呼啦圈比赛要求参赛小组的全体成员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依次钻过呼啦圈,比赛过程中任何人的手都不能松开,否则视为犯规。因为小组内有男有女,有些孩子不愿去拉异性同学的手,志愿者在队伍连接点慢慢引导,帮助孩子们放下了心中的“芥蒂”,比赛得以顺利进行。

拔河比赛,孩子们不分男女一起上场,大家喊着整齐的口号,心无旁骛,一起用力、一心为赢,两方胶着,势均力敌。在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脸上都红扑扑的。“我觉得男生没有那么讨厌了。”一个小女孩笑着说。


61A62


寓教于乐——趣味运动会举办


“我们以前从来没有这样的运动会,”八年级的陈康亮开心地说,“学校的运动会只有那些固定的比赛项目,很无聊,所以我挺期待这次趣味运动会的。”

为了增进师生间的友谊,支教团成员决定在教学活动开展一周之后举办一场趣味运动会。7月16日上午,准备多时的趣味运动会如期进行。在晴空万里之下,校园的树荫深处成了进行运动会的最佳场地,微风掠过,传来阵阵蝉鸣。

“预备,开始!”口令响起,七年级的“赶羊穿林”比赛正式进行。孩子们手忙脚乱的赶着自己的“羊”向前跑。手中的球拍不停地挥动,孩子们将“羊”赶得满地乱跑,身后呐喊助威声不断传来,督促着孩子们加快动作……一组接力完毕,孩子们红扑扑的脸上都挂着微笑,兴奋地讨论着刚才的活动。

趣味运动会一共有六个项目,分别是赶羊穿林、钻呼啦圈、两人三足、抢板凳、拔河,以及背运气球接力。每场比赛都分为七、八年级两组,七年级分两组、八年级分四组,赛场上笑声不断、热闹非凡。“我们经过多次讨论才确定了这六个比赛项目,”运动会负责人张硕解释道,“主要考虑到三个因素:一是安全,二是容易操作,三是我们觉得这几个项目都需要团队协作完成,能够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谊。”

为了这次运动会,志愿者们作了充分的准备。比赛前,志愿者们搜集到了运动会所需器材,并准备了一批印有“河南大学青年媒体中心”字样的卡包和耳机包作为奖品。运动会结束后,每位同学都收到了一份活动纪念品。“我额外奖励了两个七年级的小孩,”志愿者杨洋笑道,“这两个小孩在抢板凳的时候主动帮老师们扶凳子,这种行为值得鼓励。我们不仅仅只是带他们玩,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一些道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6658E


润物无声——日常关怀陪伴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华,于细微处显关怀。

不论平时怎样玩闹,“志于支教”都是青媒的志愿者们不变的初衷。每一位老师都精心准备自己的课程,希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带领孩子们窥探更广阔的世界。

语文课上,老师们准备了“写作”“演讲”“古文”“文学史”等四个专题,希望从不同的角度带领孩子们体会母语的博大精深,并引导孩子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主动培养自身的文学素养。课程结束后,语文组的老师们根据孩子们的实际阅读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制了一份《青少年阅读书目推荐书单》,希望能够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

数学课上,老师们查阅了许多趣味数学的小游戏,类似于“数独”这样的小游戏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他们喜欢和更有亲和力的数学老师一起探讨问题。八年级的同学们甚至把不会的假期作业拿来询问老师,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化学课上,化学老师硕大无比的教学用具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瞪着眼睛紧紧地盯着老师手中的试管,生怕错过一个环节。感受到孩子们好奇的目光,老师无奈的笑道:“可惜条件有限,化学反应只能产生一些气泡。”

音乐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用手机下载一个相关的乐器软件,孩子们就能在课堂上看老师演奏不同的乐器。孩子们兴奋地学唱了《追光者》《再见》等曲目,同时练习了《跨越自己》《白杨礼赞》《致橡树》等诗朗诵篇目,为最后的汇演仪式做准备。


982E8


润物无声,孩子们在志愿者们的陪伴之下学到了很多知识,变得更加活泼开朗、爱笑爱唱。他们都是镇子上的留守儿童,能为他们的生活带去欢乐、陪伴与关怀,是志愿者们最骄傲的事情。




上一条:“学习红旗渠精神,争做大学生楷模”----物理与电子学院201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下一条:环境与规划学院“维护森林生态,助力美丽中国”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