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河大共青团 INDEX 校训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 实践育人 Content
实践育人

国际教育学院“传承武魂,正气盈心”调研团纪实

时间:2018-07-22  作者:郭涵、屈梦雅 摄 影:郭珺  阅览次数:92次  责任编辑:李平

识文化传承之内蕴

开封石锁在开封传统武术文化中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流传已久,名家辈出,在清代及民国时期曾涌现出周开元、沈少三等多位撂石锁高手,同时,作为开封传统武术项目,开封石锁深受当地人的青睐。

开封石锁文化无疑是开封传统武术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自2008年开封撂石锁申报为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6月申报为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11年6月23日,撂石锁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荣誉之盛,不言而喻。

开封石锁名目繁多,花样可达数十种。而技法神奇绝妙、变化多样、轻盈灵巧,舞石锁者需动作舒缓得当、动静结合、套路流畅。这种历史悠久的运动,将技艺与力量完美结合,集健身价值与观赏价值于一体,不仅为练习者发挥高效的锻炼作用,也为旁观者呈现美好的视觉享受。



品文化实践之乐趣

据悉,开封石锁尤以东大寺石锁知名,为此,国际教育学院“传承武魂,正气盈心”调研团前往拜访,欲深入了解石锁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并亲身体验撂石锁的乐趣。

在东大寺石锁训练基地,国际教育学院“传承武魂,正气盈心”调研团负责人郭涵有幸采访到了石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郭宝光老师。在谈及石锁的历史和当下的发展状况时,郭老师的言语中透露出难以抑制的欣喜和自豪。他向成员们讲述了他曾师从数位石锁高手的学习经历,而今也在将技艺传授给弟子们,他常常亲自指导训练,带领团队踊跃于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诸多体育盛会,屡获奖牌。而后,跟随着郭老师的脚步,调研团全体成员参观了基地内部,看到各式各样的训练器材,便可想象训练过程的繁杂和艰辛。

当看到一些与传统石锁有所不同的“迷你”石锁时,调研团成员产生了好奇。 “这些都是经过改良后的石锁,为了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石锁这项运动,我们把石锁从以前的五六十斤缩减到现在的十几斤,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发展中的改革,希望石锁文化能够更好地被传承下去。”郭老师解释道。

在调研团成员参观之时,正巧碰到郭老师的弟子们在一旁训练,他们身手矫健,手法娴熟,人随锁走,锁随人动,花样百出,令人叫绝,古老的东大寺因他们得以绵延传承、大放异彩。在老师的指导下,调研团全体成员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招式,亲身的实践经历让大家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开封石锁文化的博大精深。


B0EA2


思文化发展之未来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全面开展、我国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挖掘整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撂石锁已被全国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优秀项目。

经过几代人的传承,这一项目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保留原有功力训练的同时,其观赏性和娱乐不断性增强,形成了一种强身健体、寓练于乐的专项民间文体活动,为古都开封的民族文化史添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时下,撂石锁已成为名城开封一张亮丽的名片,凡有重大的节会,尤其是全民健身活动等体育盛会上,总少不了撂石锁身影。


B21F5


在东大寺武术馆门前训练场上,每天来练习石锁者从未间断,更令人振奋的是,今天的训练场上,青少年已成为撂石锁的主力军,他们为石锁运动注入一股新的力量,令石锁的传承发展之路充满希望。



上一条:环境与规划学院“维护森林生态,助力美丽中国”调研活动
下一条:我校支教队赴兰考支教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