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了解乡村变化,感受乡村振兴初成果,更好地发挥青年力量,助力红色老区发展,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乡村振兴国情社情观察团——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雷岗村”三下乡实践团队于线上展开调研活动。以新传视角观察乡村,以新传力量助力乡村。

(“乡村振兴国情社情观察团”团队旗帜)
座谈会上聊村史 宣讲科普传精神
8月17日至20日,实践团队与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雷岗村村支书杨保民进行线上连线,了解当地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成果。在“刘邓挺进大别山”中,雷岗村战役是其中的关键一环。杨书记介绍,为了传承红色精神、发扬红色文化,雷岗村正着手建设村史馆和刘邓大军强渡汝河纪念馆,在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的路上迈出新步伐。
雷岗村坚持以党建引领,借力脱贫攻坚项目支撑,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村集体经济,2018年实现全村整体脱贫。后续计划中,雷岗村将在红色教育基地的基础上着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带动特色民宿、特色旅游业发展,延续红色文庙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对雷岗村有了详细了解后,实践团队开展线上宣讲活动,负责人带领成员们学习党史,科普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和科学防疫注意事项。在调研前期,团队成员就广泛搜集了雷岗村的相关资料,感慨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途径汝河的艰辛。在团队成员看来,雷岗村的发展正是党史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课。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时就历尽千辛万苦,但共产党人不怕困难与磨练,带领全党全民族实现民族独立,朝着“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征程迈进,雷岗村正是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下稳步前进。

(线上座谈会视频截图)

(团队成员与雷岗村村书记杨保民线上合影)
多形式全方面 调研采访话生活
为了让本次实践活动更加充实有意义,团队成员还采取电话采访与调查问卷等线上形式,雷岗村近些年的生活变化、政府政策扶持、教育资源、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更进一步了解村民生活。
村民吴新社在电话中谈到生活变化时甚是满意:“过去出门就趟泥巴走不动,现在交通是四通八达,生活方面就是已经是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了。”交通改善,教育条件和环境治理越来越好,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不断丰富,这是村民们的共同感受。
电话采访中,杨克保和杨士松两位老党员给团队成员留下深刻印象,杨士松今年77岁,是筹备刘邓大军强渡汝河纪念馆的负责人之一。老人回忆起雷岗村战役,感慨万千。“许多牺牲的战士倒在了汝河边,遗体随着鲜血漂走,战士们不光没留下姓名,连遗骸都没留下。战争从来都不是历史书上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用鲜血书写的英雄赞歌。”
捐赠物资暖学子 青年服务在路上
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习,团队成员特意购买了一批学习物品捐赠给雷岗村,其中包括经典名著、四十支铅笔和六十支中性笔,以及一百支笔芯,八十个本子和一百块橡皮。受河南暴雨和疫情影响,物资通过邮寄的方式送达雷岗村,由当地负责物资分发事宜。村书记和其他负责人向团队表示了衷心感谢。

(团队捐赠的学习用品)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乡村振兴国情社情观察团”从“心”出发,认真学习红色文化,向大众展现了美好青春面貌,奉献青春力量。一次特殊实践收获一段成长,团队成员将继续传承红色精神,与时代共舞,用自己的价值向党和青春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