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辩古今思悠悠国韵,语论天下展巍巍河风。5月17日下午3点,由我校校团委主办、校学生会承办的我校第十一届“思国韵·辩河风”校园辩论赛总决赛于金明校区计算机大楼二楼报告厅举行。历史文化学院张玲老师、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杨红玉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嘉尧老师、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副主任党鸿军老师以及学生处副处长常凤香老师担任比赛评委,校团委书记翟新礼老师、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王明钦老师、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杜静老师及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马慧玲老师作为嘉宾出席本次辩论赛。
通过近两个月的比拼,明伦、金明两校区有四支院级辩论队从26支队伍中脱颖而出,由文学院辩论队与法学院辩论队展开季军的争夺,经济学院辩论队同教育科学学院辩论队角逐本次比赛的冠军。
驳论同异,思辨明实
比赛共七个环节,分别为立论与质询、指定攻辩、双方盘问、盘问小结、自由辩论、总结陈词和奇袭环节。本场思维巅峰之战围绕“短视频的火爆是精神文化匮乏/丰富的体现”及“当代青年人更应该培养民族自豪感/民族危机感”两个辩题分别展开,辩手们在各个环节均有不俗的表现,引经据典、结合时事、针针见血、字字珠玑,为观众们带来一场思维盛宴。
正方文学院辩手从种类多、视角宽、层次广的角度来论证“短视频的火爆是精神文化丰富的体现”的观点,并从大数据洞察到短视频娱乐性内容占比的下降并从多元视角的创作来展现其个性化特点。而反方法学院辩论队则从整个社会上短视频的质量及同质化问题对正方观点进行辩驳,强调真正的文化丰富需要质量的提升和时间的沉淀。双方你来我往,思维碰撞,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冠军争夺战中,正方教育科学学院辩手表明民族危机感及自豪感没有实质性冲突,但立足于二者之上,从发展动力、作用等方面来看民族自豪感更符合时代发展特色,同时自豪感能够根据社会现实情况潜移默化地推动民族危机意识的自动强化。反方经济学院辩论队则强调当代青年应该提高忧患和创新意识,对社会发展有冷静认识。从青年自身来看,此群体对民族发展现状的过于乐观及危机意识的缺乏使得青年需要转变社会角色,担任起社会责任。双方慷慨激昂,讲到民族大义时情深意切,将比赛氛围推向高潮。
整场比赛评分采取现场打分制,评委老师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对每场比赛正反双方的表现进行点评打分。评委张玲老师一针见血地点评道:“正方是大众文化的代言人,而反方则是精英文化的捍卫者,这个辩题实质是民粹文化与精英主义的对抗。短视频是大众文化的象征,体现着文化话语权的下移。虽然双方都没有对核心问题即文化话语权下移所带来的文化深度的降低、内容的消解等进行阐述,但总体是一场精彩的比赛。”
才子佳人,集成诸子
“短视频里全是好看的小姐姐,算不算精神匮乏的表现?”关于短视频内容的趋同性反方三辩提出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场下观众也纷纷参与讨论,正方则从短视频内容的多样性而非主体趋同性巧妙驳斥了这个问题。
在谈到青年应该推动民族国家发展时,经济学院三辩王以晨在奇袭环节这样形象地说道,“当接过发展的接力棒时,我们不应该想的是这个接力棒好不好看,而是应该思考我们是否看清了前方的路”他强调只有培养民族危机感,冷静地看到前方的路,才能更好地接过民族发展的接力棒。同时反方三辩反驳正方“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要继续培养民族自豪感”的说法时说道:“就像我已经吃饱了,对方辩友还一直让我接着吃,难道这样是正确的么?”引起了观众阵阵欢呼。
除此之外,各辩论队各具特色、风趣幽默的开场方式体现了各位辩手们出类拔萃的思辨能力外的个性与才华。
辩字双辛,问鼎巅峰
辩字双辛,辩手们场上的精彩表现与场下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来自法学院的2016级四辩袁冰洁在被问及场下所做的备赛工作时,这样说道:“辩论赛的准备工作很辛苦,团队讨论时也有过争吵和分歧,但输赢我们都欣然接受,因为我们热爱辩论,是辩论让我们相聚,但是到了最后关头最重要的就是开心,虽然苦但是心里真的很甜。”
而在谈到对历时近两个月的思想博弈的感受时,教育科学学院辩论队的一辩张然表示:“即将毕业的我们能够获得这场辩论赛的冠军,就是给我们最好的毕业礼物。在这里我们虽然很累但是收获了团队收获了荣誉也收获了一群和我们同样有着共同信念的朋友,辩论队像我的一个家,很感动也很值得。”
本次总决赛中,教育科学学院辩论队最终摘获桂冠,经济学院辩论队及法学院辩论队分别获得亚军及季军。文学院李文婷、经济学院王以晨获得本场最佳辩手称号。
至此,我校“思国韵·辩河风”校园辩论赛已成功举办十一届,秉承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校园辩论赛旨在提高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培养团队精神,锻炼思维表达能力。同时作为校级最高水平、最高规格的学生辩论赛事,体现了河大学子的文采风度、睿智博学与思辨才华,丰富了我校学子课余生活,对优化我校学风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