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河大共青团 INDEX 校训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 一心双环 > > 学生社团联合会 Content
学生社团联合会
请输入搜索信息:

潭头爱心支教团成员一同参观纪念馆与我校潭头纪念碑

时间:2018-07-18  作者:付仪洁  阅览次数:168次  责任编辑:郑少晶

7月17日下午,我校学生社团联合会与外语学院潭头爱心支教团成员一同前往国立河南大学抗战时期潭头办学旧址纪念馆与我校潭头惨案纪念碑,进行参观纪念,以继承与发扬抗战时期河南大学在潭头艰苦朴素、不辍办学的精神,缅怀革命先烈。

在参观国立河南大学潭头旧址纪念馆之前,支教团成员在潭头附中校长党义涛和三位同学的带领下来到了潭州书画院。馆内陈列有大量的书画作品,书法作品或是蚕头燕尾、中正平和的隶书,或是端庄秀丽、棱角分明的楷书,或是狂放不拘、飞扬飘逸的草书,或是行云流水、舒展有型的行书……同样,绘画作品也是栩栩如生,每一个细节的刻画都十分到位,展示了潭头光辉灿烂的文化,也让大家感受到潭头悠久厚重的历史。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品质,值得每一位支教团成员学习。

其中,在古色古香的书房里,支教团成员写下了我校校训“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并题下了“河南大学”四个大字,以时刻提醒自己秉承我校精神,不忘初心,为学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校抗战时期潭头办学旧址纪念馆分为多个展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辅以半景图画、音乐等方式,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我校一代学人在抗战硝烟中的坚守,以及我校源远流长、颠沛流离的发展过程。展厅里壮观的场面在带给大家强烈震撼和心灵洗礼的同时,也让大家重温了历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一代学人展现出了文人的气质和风范,也显示出了名士的气节与血性。

 

 

支教团成员们怀着敬仰之情,认真阅读每一段文字,浏览每一张图片、每一件展物,触摸着抗战时期国立河南大学在这里安放过的书桌,深深感受到我校在抗战最前线艰苦办学的历史。她饱经风雨洗礼,历经百年砥砺,却始终弦歌不辍。她播撒了文明,承担起了维系中华民族文明血脉的重任,谱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烽火育才记。同时,一幅幅图片也将我校与潭头人民的深厚感情娓娓道来,同住一檐下,共饮一缸水,荣辱与共,血浓于水。

之后,支教团成员在纪念馆前合影留念,以铭记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和革命先烈为此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我校潭头惨案纪念碑前,支教团成员共同缅怀在潭头惨案中牺牲的三位我校革命先烈。党校长讲述了三位革命先烈在抗日战争被杀害的故事,以及石坷村村民李永信祖孙三代默默为先烈守墓七十余年的故事,在场同学为之动容落泪。

“嵩岳苍苍,河水泱泱,中原文化悠且长……”伴着蒙蒙细雨,支教团成员合唱我校校歌,而后脱帽肃立、鞠躬致敬长眠于此的三位革命先烈。

 

 

随后,支教团团队负责人杨慧满含热泪地表达了自己对牺牲的革命先烈的感触,在腥风血雨中,他们凭着敢于担当的精神和血肉之躯,保留和维护了中原文化血脉。他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我校精神,将永世长存。同时也谈到,大家来支教的条件可能比较艰苦,但是我们更应该明白“生逢其时,重任在肩”的意义,要学会在困境中坚守。她表示,我们在缅怀这些英雄先烈的同时,也应该警醒并鼓励自己,秉承不事浮华、严谨朴实的我校精神,无愧于我校前辈的付出,以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

支教团团队另一位负责人张晚璐也结合自己在社联的经历,作为我校学子,谈了自己的坚持,鼓励大家勇敢尝试,做到坚持,继往开来,开创我校的未来。

 

 

同时,外语学院学生会主席张丁丹也谈到,身处此地,自己虽然不是河南人,但是来到我校,当大家在这里一起唱起我校校歌时,就有一种我校情怀的感动,希望我们也永远保留这种我校情怀和我校精神。

下山时,我们遇到了八十五岁的石老先生,他向我们讲述了他十几岁时亲眼目睹的那场惨案的经过,时隔七十年之久,他对那悲惨的一幕幕仍心有余悸。八年抗战,避难迁徙,奋袂攘襟,艰难不惧。在日寇进犯潭头时,三位英雄本可以撤向安全地带,但为了保护他人,置生死于不顾,牺牲时仅仅二十多岁,他们反抗侵略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巍巍伏牛,滔滔伊河。惟我河大,负笈播火。通过参观我校抗战时期潭头办学纪念馆与我校潭头纪念碑,回忆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使得同学们能更好地铭记革命传统,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前辈精神,同时铭记我校师生与潭头人民的深厚情谊,提高历史责任感和爱国爱校热情,继而激发奋发向上的斗志与潜力,承担起时代的重任。


上一条:潭头之行——社联举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条:我校模拟联合国协会助力河大潭头附中开展模联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