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2024年河南大学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预通知
作者: 编辑:彭翔翔 时间:2024年06月16日 09:27 点击数:
全校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国家的大事业中磨砺青年人的真本领,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学校决定组织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二、总体原则
1. 聚焦为党育人。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主责主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2. 把准活动定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将“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把握青年学生认知特点、成长规律,提升实践育人工作成效。
3. 注重工作统筹。注重项目联动、品牌互动,将“ 三下乡”社会实践与“小我融入大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返家乡”、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等工作项目融合开展,形成实践育人工作合力。
4. 坚持求真务实。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坚决反对形式主义、“摆拍走秀”,力戒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突出实际导向,引导和推动青年学生将社会观察、感悟思考、调查研究等成果收获转化为建设性意见和举措。
三、参与方式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要求2023级在校本科生全部参加。参与方式分为组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个人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选择自主开展活动的同学,经所在单位同意后,可在家庭所在地附近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自主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并按照要求填写《2024年河南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鉴定表》(见附件1),于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初统一交由学院团委汇总报备。
全校各单位要在广泛动员学生组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组建校级、院系级重点团队。特别鼓励专家教授、青年教师参与指导实践,特别鼓励已有精品项目深化开展,特别鼓励社会实践选题与专利技术引入、教师课题、科创竞赛相结合,多方面融合深入基层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涉及8个方面。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团。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果,组织和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贯通,努力掌握这一科学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寄语精神、《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 )等内容,面向基层群众和青少年群体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接地气的宣传宣讲。
2.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组织青年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仪式教育、学习体验、调查研究等,深刻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树立爱党报国信念 、担当时代使命责任。结合河南特色,依托各地红色资源,开展重走红色足迹、探访革命遗址、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活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在实地实景中感受、领悟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南水北调精神等的内涵,汲取奋进力量。
3. 中华文化传承团。组织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广泛开展和参与非遗展演、文物保护、艺术创作、展馆参观、文艺展演等实践活动,领会“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4. 乡村振兴促进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精神,组织青年学生深入乡村特别是160 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运用专业知识开展科技支农以及卫生医疗、基层治理、生态环保等活动。鼓励通过在基层团组织兼职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发展、投身乡村振兴。
5. 基层服务践行团。组织青年学生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在基层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紧密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广泛开展科技推广、健康义诊、教育帮扶、法治宣讲、金融普及、环境保护、粮食节约等特色实践服务。结合我省民生实事项目,扎实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村(社区)行动,通过传播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普及安全自护知识、培育提升法治素养等,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远离伤害、健康成长。
6. 民族团结实践团。组织在内地学习的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学生就近开展“民族团结我践行”主题实践,组织内地学生到民族地区开展“大国边疆青春聚力”主题实践通过生产劳动、政策宣讲、走访调研、结对交流等,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7.沿黄社会实践团。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百万青年沿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作行动“七个项目”(“河小青”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项目、“河小识”助力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垃圾分类项目、“河小二”黄河流域农产品直播展销项目、“河小企”黄河流域青年企业家建功项目、“河小文”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少年研学交流项目、“河小社”黄河生态环保社会组织孵化项目、“河小团”黄河滩区基层团组织建设行动),突出环保宣传、文化寻访、产业调研、乡村振兴等重点,深入沿黄社区、乡村、企业事业单位等开展活动。
8. 国家级、省级专项。结合团中央和团省委等有关单位的工作要求,后续其他类型的专项社会实践(如“推普助力乡村振兴”“青春笃行计划”“扬帆计划”等),另发通知并请关注。
四、活动安排
(一)动员培训(6月15日-6月20日)
学校将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和领域专家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实践理论、方案策划、安全教育、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使学生了解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掌握社会实践方法和技巧。
(二)组队申报(6月21日-6月25日)
各单位对申报团队进行筛选后,向校团委推荐1支重点团队项目申请立项,每支团队由5-10名学生组成,可跨年级、跨专业组队,每个项目至少配备1名指导老师全程指导参与实践活动开展。各单位于6月25日前将《2024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申报书》(附件2)及《2024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汇总表》(附件3,以EXCEL表格形式报送)《2024年河南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承诺书》(附件6,本人签字PDF版)电子版报送校团委邮箱,纸质表格各单位留存备查。所有团队均需在团中央“三下乡”官网中进行报备,否则不能参与后期评优。
(三)项目立项(6月26日-6月28日)
经各单位择优推荐,学校将对遴选出来的校级重点团队提供统一服装、人身保险以及一定额度的经费支持。各单位要对院级重点团队进行项目指导以及人身保险和经费保障。
(四)组织实施(7月6日-8月31日)
项目以团队成员为实践主体,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计划团结协作,认真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各单位也要集中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师生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指导教师务必全程参与实践活动,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各团队指导老师要做好整个活动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团队成员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关系,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成果。各团队应对活动进行有效监控,保留证明信、宣传单、活动照片、影像资料等,以备结项使用。
(五)总结表彰(9月)
活动结束后,各单位要对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学校将对突出案例和事迹进行全校展播,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院、团队、个人以及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并推报优秀集体和个人参加全省实践活动评优。
五、工作要求
1. 聚焦思想引领,强化活动顶层设计。各实践团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基层观察体悟新时代伟大成就,积极投身服务“国之大者”。各单位要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密切配合、权责明晰的组织管理体系;系统思考实践育人工作整体布局,遵循共青团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探索链条化、阶梯化实践育人机制,牢牢把握师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全新定位,着力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育人成效。
2. 形成工作闭环,确保项目落地转化。各单位要做好实践项目成果培育,加强宣传动员、申报立项、培训辅导、交流研讨等重要环节的过程管理,注重项目指导、培育和建设的层次化、类别化;积极链接校地项目资源,用好主题明确、功能健全的实践体验基地,推动社会实践大中小一体化、校内外一体化、知信行一体化,做到项目内容和形式切合基层实际需要,为实践活动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各实践团队要做好音像、图片和文本资料的收集整理,为活动结束后的新闻宣传做好储备工作。
3. 守牢安全底线,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各单位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健全安全防范应对机制,各单位党委书记要履行社会实践活动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实践活动前期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做足前期调研和出发准备,选派相关专业教师带队指导,全面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实践活动过程中不得乘坐非正规运营的私家车或其他交通工具,不得入住无营业许可证的私房以及郊区偏远酒店。同时高度关注极端气候变化和服务地区的自然条件,提前做好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
联 系 人:丁宇航
联系电话:0371-22866062
电子邮箱:xtwkcb@henu.edu.cn
共青团河南大学委员会
2024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