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河大共青团 INDEX 校训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 基层动态 Content
基层动态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警钟长鸣|树牢保密意识,共筑安全防线”系列学习活动

时间:2021-12-10  作者:程功 高凯琳 刘耀霜  阅览次数:239次  责任编辑:许译夫

近期,为了提升地理与环境学院师生的保密意识,增强师生的保密责任感,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筑牢保密防线,地理与环境学院师生结合以下几起真实案例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地开展了“警钟长鸣|树牢保密意识,共筑安全防线”系列学习活动。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但是总有一些人因为无知、因为金钱而泄露国家机密,特别是近些年来,境外势力将魔爪伸向了在校大学生。大学生们涉世未深,很容易便被掌控、被诱惑,进而泄露国家机密。在大学生中开展保密意识学习活动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用到的实际案例。

一、2019年3月,在校大学生庄宇在“舟山全职兼职普工”QQ群中寻找兼职。一位成员主动申请添加庄为QQ好友,并向其提供“某军港附近地图信息采集和沿街商铺拍摄”的兼职工作,要求“每天工作3小时,一周工作3天,日工资200元”。 庄宇按对方要求,将个人简历、定位信息和微信收款码通过QQ发送给对方,先后8次应对方要求前往小区楼顶制高点、公园及医院附近,拍摄我国军事目标及附近街道店铺、路况等,每次拍摄100—200张照片,通过邮箱发送给对方。庄宇还应境外间谍情报人员要求,通过网上购买长焦镜头观测及租船出海抵近观察等方式,先后10次赴我某海军舰队实施预警观察搜集。在此期间,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还对庄宇进行了安全培训,要求以“观察记录为主、拍照为辅”的方式搜报军舰舷号。

2019年12月,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判处庄宇有期徒刑5年6个月,剥夺政治权利1年。

二、吴某,某大学在校生,在网上寻找兼职时,被伪装成“军事网站编辑”的境外间谍拉拢。在金钱的诱骗下,吴某根据对方要求,多次实地拍摄某沿海军港停泊军舰情况,发送给对方。2015年3月,吴某在听取了当地国家安全机关开展的《反间谍法》宣讲后深受触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触犯国家法律,于是投案自首。国家安全机关根据《反间谍法》第二十七条规定,鉴于吴某主动终止违法行为,并有自首和悔改表现,依法对其免除处罚。

三、小张是原郑州市某大学大一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军事、政治方面的新闻。2018年11月的一天,小张登录QQ上网时发现,他所在的“军事爱好者群”有陌生人员主动与其联系,添加好友后,对方问了他学习专业、兴趣爱好、家庭关系、社会交往等信息。对方自称是“某研究中心研究员”,希望能够获得小张的帮助,完成有关领域的研究。在来往数封邮件和聊天信息后,小张总结发现对方的最终目的:兼职即可,给高薪报酬作回报,根据指令搜集我部队等军事领域信息。“在聊天的时候,对方总是把‘军’写成‘君’或‘均’,‘武警’写成‘wj’,并说有些字眼太敏感,不方便写明白;还有,既然是民间组织,为何频频打探军事信息?我怀疑对方不是什么研究员,可能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小张说。随后,他第一时间拨打国家安全机关受理公民和组织举报电话12339,并到国家安全机关反映自己掌握的情况。根据线索,郑州市国家安全机关干警周密部署,快速查证,查明和小张联系的“某研究中心王研究员”的真实身份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河南省国家安全机关也对小张不为金钱蒙蔽利诱,主动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工作的行为高度肯定,并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奖励。



    这些案例向我们表明,泄露国家机密,最终会收到国家法律的惩罚。那么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明辨是非。倘若发现身边有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应当及时进行举报。



  举报电话:12339



  举报网址:https://www.12339.gov.cn/

(2)提高安全意识。出国学习、旅游前应了解掌握与国家安全有关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坚决抵制境外间谍组织敌对势力的策反,拉拢威胁利用等行为。

(3)注意信息安全。在求职过程中,不要在网上公布自己参与过的军事与其他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科研项目,如果遇到网上有人提供明显高于市场平均薪资水平的工资,应当提高警惕,不要为了一时之利而危害国家。

身居盛世更应当居安思危,家国天下是我们脚下的土地,也必将是我们处事的底线。身为大学生,我们当明辨是非,警惕境外势力的诱惑,维护国家安全!



上一条:地理与环境学院本科生开展“平安校园”主题活动
下一条:地理与环境学院2021年“诚信校园行”学生资助知识竞赛初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