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旗渠是1960年2月,在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为根本解决林县干旱问题,把山西的漳河水引入到河南林县,勤劳勇敢的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的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习近平同志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

为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弘扬中原传统文化,传承“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河大精神,6月16日至17日,我校第十期青马班、第二十六期团校部分学员来到了河南省安阳林县红旗渠开展学习活动。在红旗渠纪念馆中,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一件件简陋的工具,让大家身临其境的了解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
徒步跋涉了近两个小时后,学员们成功抵达红旗渠主干渠的咽喉工程青年洞。大家在党旗下重温入团誓词,并郑重宣誓,激励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其中,来自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学员孙帜说道:“在这次参观学习活动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当时修建的难度之大,林县人民的意志之坚,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也有了更深的感悟。信仰是内心的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坚定自己的信仰,把红旗渠精神时刻放到心上,拿到手上,落实到行动上,用信仰之光照亮我们新时代新征程的奋斗历程。”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踏寻红色足迹,大家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纷纷表示,要将“红旗渠”精神学习好、领会好、传承好、发扬好,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学习与生活中,特别是在学校“双一流”建设关键时期,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敢于挑战,时刻用“红旗渠”精神激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