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 河大共青团 INDEX 校训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 团青要讯 Content
团青要讯

文学院红学研究会举办“红楼梦中的佛教思想”讲座

时间:2018-04-28  作者:张凡叶 刘畅  阅览次数:813次  责任编辑:李平

中华文化此中含,含笑悲欢味自耽。4月26日下午,文学院红学研究会在院一楼大教室举办以“红楼梦中的佛教思想”为主题的讲座,文学院副教授杨亮应邀担任主讲人。众多同学齐聚一堂,共品红楼意蕴。讲座由红学研究会会长王雅娴主持。

杨老师以红学爱好者对《红楼梦》的品读与研究为切入点,从诸法无常、因果轮回、因缘和合等佛教思想在《红楼梦》中的体现为线索进行讲解。他认为诸法无常主要表现在家族兴衰和人物悲剧两方面,并以清虚观打醮点戏为例向同学们讲述其中的深意,《白蛇记》、《满床笏》、《南柯梦》三出戏就暗含了贾府的兴衰,而《红楼梦》通过描述贾府由盛转衰的过程,深刻地揭示了一个盛衰兴亡转变不定的无常之理,无论人事,世事皆然。“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杨亮老师结合作品中宝玉、黛玉、惜春等人物的悲剧命运进一步向同学们阐释诸法无常。他以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与贾母等人闲话和第六十九回尤三姐的一番话来突出因果轮回的概念,杨亮老师说到:“整部作品是围绕‘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而写的,古代人是没有悲剧概念的,而《红楼梦》由于描写了不同人物的悲剧而对其做出突破”。随后,杨老师详细地解读了因缘和合一说。他指出佛教的果报轮回思想,对于中国人意识形态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人们几乎是在不经意中运用其去思考问题,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而因缘观在《红楼梦》中的运用也较为深刻,功名、财富、情缘和亲情的执着与虚幻是因缘和合的主要表现,因缘观在《红楼梦》中不仅展现出一种伦理抉择的取向,而且揭示了人生秩序的建构。杨教授由此总结,生命的困境,利用“因缘观”加以透视,可以深入研读《红楼梦》的内涵。



最后,大家共同观看了几段《红楼梦》的视频,加深了对林黛玉、王熙凤等人物的理解和认识。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出问题,杨老师一一耐心解答。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据悉,本次活动由河南大学文学院团委主办,河南大学红学研究会承办。旨在通过名师专业讲解来引导同学们加强对《红楼梦》的感悟,深入理解经典中的思想内涵,并激发大家阅读经典的兴趣,营造热爱阅读、崇尚经典的书香氛围。



上一条:河南大学文学院举办第九届秘书文化节
下一条:校团委举办“河青论坛”2018年新闻写作基础知识及写作技巧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