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团讯

我校多支团队成功入选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团队

作者: 编辑:王启凡 时间:2025年07月05日 10:28 点击数:

近日,教育部、团中央公布了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入围名单,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豫言”实践团、“声呐行动”推普实践团、“语润苗乡”实践团;音乐学院“艺韵”推普团;欧亚国际学院“推普筑梦·语润略阳”实践团等5支团队入围国家重点团队名单,历史文化学院“语脉同心”实践团入围国家协同团队名单,总数量居河南省高校第一。

新闻与传播学院的3支团队分别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辖旗科尔沁右翼前旗、青海同仁、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结合当地独特文化习俗与特色物产,通过“一平米书架”有声阅读分享会、录制“孩子与书的故事”微纪录片等形式从普通话推广、自媒体运营、以及对当地语言生态与需求进行调研,形成一套可复制的“游戏化阅读”方法论。同时为乡村教师编写提供“游戏化阅读指导手册”,内含20个标准化活动方案(如“绘本戏剧节”流程)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欧亚国际学院“推普筑梦·语润略阳”实践团前往陕西省略阳县及下属相关中小学、社区等公共服务机构,以建立“说普通话角”语言空间,“村民语音墙”和语言场景剧排演等形式,融入乡村日常生活场景;通过入户访问,挖掘乡村儿童的“语言故事”,在入户过程中采集、记录、呈现儿童语言成长轨迹,汇总形成《略阳娃的语言故事》特刊,最终将形成一份社会实践工作案例。

音乐学院“艺韵”推普团前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利用音乐专业优势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普通话学习程度的合唱曲目,重点对当地中小学生进行普通话发音培训和基础发声练习,发放包含普通话基础知识、发音技巧、常见易错字发音等内容的宣传手册;收集龙羊峡水电站和光伏园的相关资料,包括建设历程、技术特点、环保意义等资料形成解说稿,对当地解说员进行模拟解说培训,提高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

历史文化学院本次作为参与协同团队代表前往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数字资源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等方式,全面了解当地群众普通话使用现状;针对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工作人员,开展专业化普通话技能培训促进语言文化与红色旅游、民族文化融合发展,激发乡村经济新活力。

据悉,“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是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共同组织开展的全国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了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等方面,不断引导学生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